星期五, 10月 31, 2008

欺詐獵人


不知道是不是電影《Death Note》在日本的成功,或是日本的電影編劇已是江郎才盡,所以不少漫畫都陸續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這一套也不例外。

這一類的電影大多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為了忠於原著,不單是人物、道具及場境都盡量模擬漫畫,甚至連電影的分鏡都跟漫畫如出一轍。例如電影《Na Na》,還有剛剛在港落畫的《20世紀少年》。另外,漫畫故事的長度不會受到時間限制,而且枝節繁多,到底那些枝節可以被刪去,又或是怎樣去改編,對於電影幕後的工作者而言,可說是一大考驗。或者正是這個原因,一般將漫畫電影化的電影都不能在一集內完結。

不過,《欺詐獵人》應該是個例外。據聞此漫畫在2006年已被改拍成電視劇,因大獲好評,所以今年則被拍成電影。雖然沒看過原著漫畫,但看故事的舖排,深信此電影不會像之前提到的兩套電影一樣,連分鏡都依從漫畫的分格。然而,導演雖然有雄心壯志另辟天地,但是故事中人物性格薄弱,故事的起伏也不大,令整套電影失分不少。

故事以男主角黑崎如何成功騙過一名女騙子為開始,但只能給人一種小孩子在耍小聰明的感覺,不見得男主角的才智有多過人。在這類鬥智角力的電影中,可說是最大的失誤。女主角堀北真希的角色更是可有可無,不見得其存在具有任何意義。另外,男主角黑崎和提供情報給他的桂木的關係更是撲朔迷離。故事雖然想帶出「因為信任才會被騙,所以越是相信,越是傷害得深」的訊息,以及描述人在失去信心後要如何生存,但只有前者可以說是達到目標,後者即只是勉強做到而矣。

整套電影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竹中直人的演出。看著他,不知何解竟令我想起當年的《培慾禁室》。

星期日, 10月 05, 2008

Under the Tuscan Sun (港譯:好想有嫁期)


偶爾在電影台看到了這套電影。說的是一個女人因為婚姻失敗,再度尋找愛情的故事。 劇中有一段女主角的獨白,說著一個女人受到愛情打擊的痛苦與期望,真的很感人,也很精彩。也不能不提戲中那位美艷的過氣女演員。她代表著另一種面對痛苦的方法。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從前看到的這首詩:

我祈求力量; 上天賜給我困難,使我變得強壯。

我祈求智慧; 上天賜給我體力與頭腦,讓我去工作。

我祈求勇氣; 上天賜給我危險,讓我去克服。

我祈求愛; 上天賜給我受難者,讓我去幫助。

我祈求特別恩惠; 上天只是賜給我機會。


我所想要的,我一樣也沒得到。

我所需要的,我樣樣都獲得。

我的祈禱已得到了答覆。


出自Smita Patravali《祈禱》


其實,故事的主人翁祈求的,不是什麼也得不到。她也得到她想要的。只是形式上跟她預期的應該不一樣。但生命就正是如此。我們越希望抓在手裡的,就越難得到。到你學懂放手的時候,你希望的又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星期四, 10月 02, 2008

Mamma Mia! The Movie


颱風襲港的晚上,跟朋友到戲院欣賞這電影。

這套電影將同名的著名舞台劇搬至大銀幕,所以故事本身有一定保證。 事實上,電影的節奏輕快流暢,令人看得很舒服。如果真的有不滿的話,只可說女兒與他男友的和好太兒戲,而且三個男主角的歌藝亦令整套電影失了分。 但他們既非唱家班,要他們唱得悅耳,好像是太吹毛求疵。

雖然整套電影不俗,但因為身邊朋友比前面螢幕吸引,所以看得不夠投入。雖然如此,當梅麗史翠普唱《The Winner Takes It All》時,我還是被感動至偷偷地哭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