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30, 2005

Train Man (港譯:電車男)


要不是這電影標榜著說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我打死也不信故事中的男主角竟可追到女主角。

讓我難以接受的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諸如男主角欠缺自信的性格,總是吞吞吐吐的說話方式,還在約會時因預先的計劃出現問題,竟拋下女主角走到網上咖啡店上網求救等。果真有如此男性走到我面前,恐怕自己早就受不了(更想饗以老拳,因為他太煩擾)。另外,不知「原著」中的女主角是否跟電影中的相若,還是要忠於「原著」中女主角的氣質,總覺得男女主角在年齡上相差不少。而且不單單是年齡,他們的家庭背境及工作也有顯著的差別。在這樣的女人面前,男人真的可以不自卑嗎?真的可以滿足女人嗎?

你可說我是個密守成規的老古板,也可說我是過於現實,所以我不相信二人只要彼此相愛,當真可以克服所有的難關。更何況是彼此對對方的了解不多,愛情的芽甚至還未鑽出泥土的時候,不知是什麼原因令他們可以堅守至最後?

儘管如此,我卻很喜歡男主角最後的自白。他的那一番話令我想起從前有人說過:「一個人過日子是輕鬆寫意的,那不是不好,但兩個人一起過,日子將會加倍的開心。」開心的日子加倍了,大概是因為我們也會為對方開心而開心;同時候,悲傷也因為有人分享而減半。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所以覺得日子過得特別開心吧!

星期二, 10月 25, 2005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港譯:親切的金子)


據說這是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可惜沒看過之前兩部作品,所以沒法說出整體的感想。然而看畢此電影,隨即回想起從前在課堂上,老師說起的復和主義。

不知是不是自己成長於一個安逸的社會環境,所以不主張以暴易暴的行為以外,亦難以理解這種經年累月下,處心積慮的復仇心態。然而,故事中的主角受的是非一般的委屈,而奸角又是非一般的凶殘,這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想像或理解的?

遠於1764年,刑罰學的先驅貝加利亞已提出應廢除秘密審訊及死刑。或者我們可以從此電影中略窺當中的意義。儘管家屬們都可親手手刃仇人,卻沒有人因此而感到高興或得到慰藉。即使是籌措整件事情的金子,亦沒有因此而得到解脫。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事後的宴會中,他們吃的是黑色的黑森林蛋糕。這跟金子在出獄時,其友奉上之白色豆腐,明顯有著極端的分別(據說,出獄以後,吃白色的豆腐是代表過去的罪都洗清了,人生又回復至一片清白)。

或者,要得到最終的解脫,就得做到復和主義中所說的,受害者得原諒犯人的所作所為,而犯人雖向受害者誠心懺悔。只是,我總是懷疑到底有幾人能忘掉己身所承受的痛楚而寬恕犯人?而犯人會否為了逃過判刑而假裝悔改?會不會有不知悔改的犯人?又會不會有寧死不願寬恕犯人的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