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28, 2005

King Kong

三個小時的電影還真的有點吃不消。猶其是去到荒島以前的一段故事,是否可以再精簡一點?

假若撇下所有現實的要素,以觀看幻想式的故事去看,這或許是套不錯的電影。所以,觀眾不要考慮金剛是如何抓住掌握美女的力度,不要思考為什麼一個小伙子突然變成了神槍手,不要考究為何那些怪物沒把男主角吃掉,男主角無武器在身,竟可安全找到女主角。而且,電影還加送了一個一千零一夜的精華版本--女主角為了求生,廢盡心思在金剛面前表演。

入場前,仍然獨身的朋友戲言問不知為什麼這麼一個黑黑的滿是毛的物體為什麼會追到一個金髮美女。不過,當金剛出場後不久,這個問題很快就被解答了。因為這個龐然大物不單上演了一幕精彩的英雄救美,還懂得帶女人去欣賞美麗的日落。當金剛在紐約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發現它對女人的一往情深。除了女主角以外的金髮女人,一概不會多看一眼。仍舊獨身的男士們或者應該從中多多學習。事實上,女人往往愛上一個男人並不是因為他的外表,而是因為出於對他的崇拜或仰慕,懂得耍浪漫的更是加分的必然項目。

而現代版的金剛跟前陣子在電視看到的《金剛續集》中所看的古代版金剛有一共通點,就是動物在感情表現的方法同樣是簡單和直接的。

最可恨的是那個唯利是圖的導演。為了自己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犧牲朋友的生命。而這樣的一個人竟然還可以活到最後。在這個幻想式的故事世界裡,這或許是唯一一個跟現實最貼近的地方。

星期三, 12月 21, 2005

The Promise (港譯:無極)


被預告片的瑰麗畫面所吸引,所以走進戲院觀看,或者正因為此,所以對故事也沒有多大的挑剔,走出戲院時也不致於很失望。

故事以不知名的時空作背境,本應天馬行空,任君發揮。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化妝的太嫉妒王妃的美艷,所以王妃的面色有時白得猶如一條活僵屍在死處走,結果傾城的美艷只是偶爾傾城,而不再美艷的王妃,實在是乏善足陳。亦不知道那位大將軍到底何以能長勝不敗,是因為對手一直都是傻呼呼的蠻人,還是因為公爵平時忍讓?否則又怎會輕易掉入公爵的小圈套?更不知道既然同是過去,為何昆侖改變不了族人被殺的命運,就可以改變王妃當初向滿神許下的諾言?儘管滿神當初要傾城立誓時,就設下了幾個可以毀掉承諾的條件,然而亦顯得有點勉強吧!

但假若故事中的人物都代表著人類的一種情緒,我想公爵代表的是恨,昆侖代表的是愛,王妃代表的是癡,大將軍代表的是傲,鬼狼代表的是悔。

而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就是鬼狼。因為貪生怕死,所以將肉體賣給公爵的他,在族人被殺後,又感到無比的後悔。記得曾經跟朋友談論過近似的話題,自己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或者也會跟鬼狼做出同一個決定。只是沒想過作出決定以後,會否跟鬼狼有同一種懊悔。

星期四, 12月 15, 2005

Perhaps Love (港譯: 如果.愛)


這是我期待已久的電影。或許因為當中有張學友,或許因為這是少有由香港人拍攝的歌舞片,或許因為這是一套說愛情的故事。

故事是簡簡單單的三角愛情故事。女主角夾在舊情人與現在的情人之間,不知何去何從。

雖然是那麼熱切的期待,雖然覺得尚有進步的空間,但整體而言,這電影亦不叫人感到很失望。燦爛的畫面,美妙的歌曲,簡簡單單的故事內容。電影雖然穿插於不同的時空之中,亦不會讓人感到混淆不清。

由此至終都不喜歡金城武的角色,甚至有一點點的討厭(是因為看到自己從前的影子麼?)。總覺得盲目地死守一段已逝去的愛情,那是自作自受。前陣子在電視的宣傳中看到,陳可辛說若沒有金城武,就沒有林見東了。因為只有金城武那總是帶著幾分神秘的眼神,方可充分表現出林見東這個人了。的確,又有誰會猜想到他死守這份愛十年,心裡面除了愛以後,還有那份的不甘心?

張學友的演出可說是平平穩穩,不過不失。跟其他演員比演技,絕對技遜一籌,然而他的歌聲絕對勝過其他人幾條街。只是,我還是弄不明白戲班班主第二下掌摑小雨的意思。

池珍熙的角色真的可說是可有可無,亦不見得非由他演出不可。

全世界都在讚揚的周迅,也不需要我多加表揚了。

要數算整套電影最出色的地方,或許有點難。因為除了十字街頭的一段歌舞以外,它的好總是出現於不起眼的地方,如池珍熙開場的一段獨白,一剎那的黑白片段表現林見東的心情,戲班班主之死,這些都要你細細地去品嚐當中的味道。

星期三, 11月 23, 2005

Three Times (港譯:最好的時光)

這電影顯然不是我杯茶,所以一百三十六鐘中,有好幾次都想睡了,好幾次都想離場了事。覺得電影的英文名稱比中文名稱更貼近電影,因為整套電影分別以三個不同的時代背景,說著三個故事。而到底所謂的最好時光,是否就代表該年代的人所追求的東西?

令人更覺厭煩的是戲院中的兩位老伯,電影開場時已開始高談闊論,聲浪擾人。到他們願停下對話的時候,即換上呼呼的鼻鼾聲。最好的時光頓時變成了最不美好的時光。

星期四, 11月 03, 2005

NaNa (港譯:世上的另一個我)


如果你很喜歡這漫畫,應該也會喜歡這電影吧!因為它都沒有大加改動原著中的情節。但假若你是抱著偷看兩個女主角的結局而入場觀看這電影,大概會感到一點失望吧!因為電影中的故事進展至大概是漫畫中的一半就已經終止了。

諸如此類借題發揮的故事,想必挑選角色是令人極為傷神的事。所以,應該會有人問為什麼十五歲的真一變得這麼老?為什麼伸夫變得那麼肥?為什麼淳子和京助看來矮了點?為什麼蕾拉看上去沒半點高貴的氣質?但因兩位女主角的選角非常合適,所以扳回不少分數。猶其是飾演娜娜的中島美嘉,不單是外表,低沉的唱腔跟漫畫描述的亦極為近似。

很喜歡這漫畫,因為在當中找到你和我的影子。所以,也喜歡這電影。

星期日, 10月 30, 2005

Train Man (港譯:電車男)


要不是這電影標榜著說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我打死也不信故事中的男主角竟可追到女主角。

讓我難以接受的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諸如男主角欠缺自信的性格,總是吞吞吐吐的說話方式,還在約會時因預先的計劃出現問題,竟拋下女主角走到網上咖啡店上網求救等。果真有如此男性走到我面前,恐怕自己早就受不了(更想饗以老拳,因為他太煩擾)。另外,不知「原著」中的女主角是否跟電影中的相若,還是要忠於「原著」中女主角的氣質,總覺得男女主角在年齡上相差不少。而且不單單是年齡,他們的家庭背境及工作也有顯著的差別。在這樣的女人面前,男人真的可以不自卑嗎?真的可以滿足女人嗎?

你可說我是個密守成規的老古板,也可說我是過於現實,所以我不相信二人只要彼此相愛,當真可以克服所有的難關。更何況是彼此對對方的了解不多,愛情的芽甚至還未鑽出泥土的時候,不知是什麼原因令他們可以堅守至最後?

儘管如此,我卻很喜歡男主角最後的自白。他的那一番話令我想起從前有人說過:「一個人過日子是輕鬆寫意的,那不是不好,但兩個人一起過,日子將會加倍的開心。」開心的日子加倍了,大概是因為我們也會為對方開心而開心;同時候,悲傷也因為有人分享而減半。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所以覺得日子過得特別開心吧!

星期二, 10月 25, 2005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港譯:親切的金子)


據說這是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可惜沒看過之前兩部作品,所以沒法說出整體的感想。然而看畢此電影,隨即回想起從前在課堂上,老師說起的復和主義。

不知是不是自己成長於一個安逸的社會環境,所以不主張以暴易暴的行為以外,亦難以理解這種經年累月下,處心積慮的復仇心態。然而,故事中的主角受的是非一般的委屈,而奸角又是非一般的凶殘,這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想像或理解的?

遠於1764年,刑罰學的先驅貝加利亞已提出應廢除秘密審訊及死刑。或者我們可以從此電影中略窺當中的意義。儘管家屬們都可親手手刃仇人,卻沒有人因此而感到高興或得到慰藉。即使是籌措整件事情的金子,亦沒有因此而得到解脫。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事後的宴會中,他們吃的是黑色的黑森林蛋糕。這跟金子在出獄時,其友奉上之白色豆腐,明顯有著極端的分別(據說,出獄以後,吃白色的豆腐是代表過去的罪都洗清了,人生又回復至一片清白)。

或者,要得到最終的解脫,就得做到復和主義中所說的,受害者得原諒犯人的所作所為,而犯人雖向受害者誠心懺悔。只是,我總是懷疑到底有幾人能忘掉己身所承受的痛楚而寬恕犯人?而犯人會否為了逃過判刑而假裝悔改?會不會有不知悔改的犯人?又會不會有寧死不願寬恕犯人的苦主?

星期六, 8月 20, 2005

《新傾城之戀》


大概因為是第一天公演,所以有幾個演員唸對白時都出了狀況。儘管如此,還是感到很滿足。

沒看過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不知道她筆下的白流蘇與范柳原是如何的一個人。總覺得在這場愛情的角力賽中,他們二人都是輸家,也是贏家。看著這二人彼此相愛,同時又彼此傷害。記得劇中劉雅麗有一段對白說:「人們把愛情視為一種遊戲,但我們要怎樣去愛上一個要征服自己的人?」

喜歡范柳原比白流蘇多一點。覺得他比較接近現實,而白流蘇就正如劇中的對白所說:「她不像是這個世代會出現的女人。」范柳原對白流蘇的忽冷忽熱大概是因為害怕吧!像他這個總是在慌話中生活的人,大概也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然而,他對白的感情卻令他很困擾吧!會害怕相信別人而招致傷害吧!

喜歡范比白多一點,是因為他比白更可憐也說不定。

死生契關,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皆老。或者我們真的太渺少,或者我們真的不能作主,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珍惜枕邊人吧。

星期一, 7月 18, 2005

Tony Takitani (港譯: 東尼瀧谷)


沒看過原著,所以難以比較。

東尼瀧谷出生不久,母親便過生了,父親因為長期在外表演不在家,因為他的名字而受身邊的人排斥,故此成長時期都處於孤獨的狀態,習慣與寂寞為伴。或者在當時,他甚至於不懂得甚麼是寂寞。而他在感情上表演的障礙也表現於他的畫上,所以他擅長的也是冷冰冰的機械構造圖,不帶半點感情。

因工作的關係,他遇上了一個比他年輕十多載的女孩子,他深深被她恰如其分的衣著所吸引。當東尼瀧谷稱讚她的穿衣之道時,她跟他說她內心經常感到自己有缺憾,而那些漂亮的衣服則可以填補她心靈上的那份缺憾,因此她把大半的人工都花到購置衣服上。他在第五次跟她約會時,跟她求婚了。而她大概因為感受到他求白時對自己的需要,因此答允考慮,最後甚至跟自己一起多年的男友分手,下嫁於他。

他們的新婚生活很美滿。正因為太美滿,東尼瀧谷開始擔心一旦失去妻子的話,他沒法再適應一個人生活的日子。她在婚後一直把妻子的本份都做得很好,但就是改不了購買衣服的習慣。家中放置衣服的地方由一個衣櫃變成了一個房間,有些衣服買回來後,甚至不曾穿著過。東尼瀧谷覺得這樣不好,就勸她習掉這種習慣。她也覺得這樣太過浪費,因此答允了。她因此卻不敢離開家門半步,惟恐自己一踏出家門,又會朝時裝店走去。偶爾她會走進衣帽間穿上那些漂亮的衣服。後來她決定把一些沒穿過的衣服退回給時裝店。但是她把衣服退回以後,心裡又開始對那些衣服惦念起來。就在她惦念的時候,她把她的性命也賠上了。

她的離開令東尼瀧谷傷心了好一段日子,他甚至登報請人穿著她的衣服在他身邊處理事務。儘管最後他把計劃打住了。他對她的記憶隨著時間而流逝。沒多久,東尼的父親也離世了。在塵世間,他真的變成了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但曾經嘗試過人世間的悲喜感覺以後,他就再也回不了頭,回不了一個人的時候了。或許這就是他最後再致電給那個應徵者的原因。

Initial D (港譯: 頭文字 D)


獨個兒一口氣看兩套電影,感覺出奇的滿足。恰巧兩套都是改篇而來的。

若沒有看過原著的漫畫,或會很滿意電影中各人的表現。然而,正因為看過了,感覺就打了折扣。特別是飾演藤原文也的黃秋生。是期待太多,所以失望吧!本來對演出名單中的他最為安心,可惜他把藤原文也變成了一個酒鬼。老覺得他把這個角色糟蹋了。雖則這個老爸總是咪著眼在看世界,但他的智慧與技術卻是無人可及,是個很內歛的人。本以為以黃先生的演技,這種角色應該難不倒他,可是他卻把藤原文也變成一個酒鬼了。唉!

星期五, 7月 01, 2005

War of the Worlds (港譯:強戰世界)


坦白說,對這電影一直都沒有太大的期望。不過,對於它的結局卻很好奇。從預告片中已經可以知道,電影中地球人與外星人的這場戰爭可說是一面倒的,在這樣的形勢底下,地球人是如何起死回生?正因為這好奇心,所以走進了戲院觀看。亦正因為對此片並係太大的期望,所以也沒有招致失望收場。

我想整套電影最吸引之處,或者是人物的描寫。儘管朋友覺得湯告魯斯的角色有點問題,我卻有另一種看法。不像過往一般的電影,今趟的男主角不過是一個在船塢工作的小人物,是一個處事極為自我的大細路。正因為他這種自我的性格,所以他至親的人都不大喜歡他;正因為他是個大細路,才會對連續的閃擊,對地底發生的異動有那麼大的好奇心,而這好奇心又差點令他走進死門關。朋友就是對這點感到很不滿,她認為「正常人」在這樣的異常情況底下,早應逃之夭夭。但當劇情進展至此處時,我卻想到在我們身邊,也有兩個現成的好奇寶寶;正因為他不過是個小人物,所以對於子女的一連串發問,他一題也沒法解答出來,他也會感到害怕。

兒子的行為也不難叫人理解。在他那個年紀,就是有那樣的正義感和使命感。故此,他總是三番四次的想走上戰場。

故事的結尾實在是叫人啼笑皆非。誰會想到外星人也會水土不服?而這甚至成為地球人扭轉局勢的關鍵所在。或者,只要我們再細心想一想,也不難理解當中因由。外星人既然要潛伏地下幾萬年,方才決定攻打地球,那就証明它們其實也不是什麼聰明的生物,否則,也不用花幾萬年方可作出這麼簡單的決定。正因它們不聰敏,才沒有考慮到水土不服的問題吧!或許它們的科技真的比我們先進,但這或許只因為它們比我們更早存在於這宇宙的緣故,並無優勝之處可言。

至於電影其他不合情理的地方,也不再花時間談論了。

Mr. Smith and Mrs. Smith (港譯:史密夫決戰史密妻)


說穿了,這不過是一套探討夫妻相處之道的電影。以幽默的方式說明夫妻間坦承相處的重要性。故事的開首,已簡要地表演了男女雙方性格上的特點。或許那亦是當今許多男女的特質--男的對生活上的微細事情顯得漫不經心,所以連相識了幾個年頭也只能說出一個約數來;女的喜歡循規蹈矩,按步就班,即使是生活上微細的地方,也絕不會草草了事。

又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宣揚坦承的重要性,故事不得不來個快樂結尾。就像童話故事一樣,為了要世人跟從當中的教誨,即使再牽強亦得歡歡喜喜地收場。若然揭穿了真相,恐怕會令人感到更絕望。坦白,不一定能挽救一段已變質的感情。現代有更多的婚姻輔導員指出,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對二人的關係更見睥益。於是,建議夫婦們終身學習,好讓對方可以多發掘不同的自己,從而保持新鮮感。另一方面,坦白的抖出所有事情,亦不見得對方一定能從容接受。

在電影中的坦誠,或許是人世間的另一個夢想。



P.S.
看畢此電影的時候,跟身旁女友道出此片感受之時,男性朋友聽後突然插嘴叫我要找個很會打架的男人。其實,因應自身的條件,應該找個不懂得打架的才是。半斤對八兩,才不會有一面倒的情況出現。生活因此才會變得有趣。

星期二, 6月 28, 2005

Batman Begins (港譯:蝙蝠俠-俠影之迷)


大夥兒在找餘興節目的時候,看上了這套電影。

電影的節奏稍嫌緩慢,猶其是前半段交待主人翁如何刻服恐懼。恐懼是因為未知而起。刻服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強壯,卻不一定會叫我們變成一個更偉大的人。

正和邪有時亦只不過是一線之差。就如戲中的兩個主要角色,一正一邪。背後只基於對人性的不同信念--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看著這兩幫人的時候,不由自主想起了犯罪學中的一些理論)或許當中甚至無正邪之分,只是兩個人忠於各自的信念而努力以赴。而所謂的正與邪,不過是世人在事後對事情的一種評價。

星期三, 4月 20, 2005

Be with you (港譯: 藉著雨點說愛你)


進戲院以前,就知道自己會哭個不停。事實上,整套戲也有不少令人感動之處,催人淚下。

以為女主角再一次離開是整套戲結局之處,卻原來是故事的另一個開始。女主角的日記為悲痛的離別增添了笑聲與安慰。

儘管故事中有少許矛盾之處,卻教人不忍一語道破,壞了那一份美感。

星期一, 3月 21, 2005

《大娛樂家》

如果想說《琥珀》,那就非先說《大娛樂家》不可。因為是這一套話劇令我鼓起勇氣購票觀看《琥珀》的。

《大娛樂家》不像一般的話劇,有一個故事大綱。有人說,這像是梁詠琪小姐的小型個人秀。我卻覺得這更像是昔日的電視節目《歡樂今宵》。這或者是因為「娛樂」實在是一個極抽象的詞語,要解釋什麼是娛樂,我們只可從娛樂的本質去感受。劇中有一段是一班演員以非一般的語言(既不是廣東話,也不是英語,亦不是普通話、日文,甚至是近年興起的韓語)演釋三個不同的小故事。儘管語言不通,觀眾仍能從演員的身體動作,聲音的高低快慢,判斷故事中角色的喜怒哀樂,大概了解什麼事情正在進行中。

正因為這個章節,我明白到娛樂是可以打破語言的隔閡,因此就決心購票入場觀看《琥珀》。而《琥珀》即成了我第一套觀看的非廣東話演釋之劇目。話雖如此,我還是覺得《大娛樂家》很像《歡樂今宵》。

星期日, 2月 27, 2005

《法吻》

「一名牧師與他的秘書激烈熱吻之後被控性騷擾。一個法吻,讓他賠上事業、名譽、家人朋友,還有他的靈魂。他自此消聲匿跡,直至數年後,在一個酒會上與她狹路相逢......。是誤會、計謀,還是別有內情?兩人翻閱記憶中每一個角落,重組真相,讓這一個法吻,在法庭以外重新審判。」

被這段短短的說話吸引了而走進劇場。

場刊中,記錄了編劇的一段話「尼采說善忘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活在錯誤也感到快樂。......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兩個角色在我心目中都是光明的,我甚至認為,人們一直不能擺脫更大的罪惡,是因為我們沒有堅持審視自己的靈魂。」

然而,當我們在不幸中不停審視自己,真的能夠擺脫更大的罪惡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價值取向,人們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總會有所不同。儘管方向一致,仍有輕重之別。活了一把年紀,我們明白世上的大善與大惡之事,為數極少。例如:我們自少就明白殺戮是錯誤的,生命是寶貴的,但在戰場上殺戮則是「合理」的。執著於過去,困於狹窄的思考中,是否真的能找到答案?人是否就可以成長?我倒覺得有些時候,答案未必能即時遇見,當我們遠離事件,及個人成長以後,方可看到答案。

星期日, 1月 23, 2005

新地盤

偶爾發現這個新地方,忍不住要走進來霸佔一片地方。看看這裡會不會較現有的地方較方便,殊不知這裡的設定繁複得多。新玩意總是較吸引的吧!鬼主意一個又一個,花了整個下午在研究,結果還是用回原來的設定。考試迫近,總覺得現在尋來這塊新玩具是自討苦吃。

星期日, 1月 16, 2005

故事

?前言?
請緊記,文人多大話。如果你覺得故事情節似曾相識,那是你多心了。

*     *     *    *     *

有一個女人,她認真執著,渴望被愛,勇於尋找愛情。
有一個男人,他自覺身上有太多的擔子,不能尋找真正的愛情,卻渴望與某人真的愛上。

這一個女人跟這一個男人在人生路途上的某一點遇上了。

有一天,男人對女人說:「我喜歡你,讓我成為你暫時的依靠吧!」
女人沒有回話。
男人繼續說:「雖然我不是一個值得你去愛的人,我不可能給你什麼承諾,因為我已經有未婚妻了。」
女人回答說:「那你是忠告我不要喜歡你嗎?」
「不是。」男人回答說。
「那你是要我自己承擔喜歡你的後果?」女人追問道。
男人沉默了片刻。
「好吧,我會好好考慮看看的。」女人看了看男人後說。

隨後那天,「怎麼你今天會出現的?不用陪你那未婚妻麼?」女人好奇地問。
男人笑著對她說:「因為昨晚的對話,我猜你今天心情不好,所以空下整天來陪你。」

另一天,男人對女人說:「你太易認真了。不要把我每一句說話都認真去看,那只會對你做成傷害。」
「你不是很了解我嗎?你知道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啊!」
「是的,你還是個很易愛上人的女人。」
「對呀,但太易愛上,也很易消失。」

又有一天,男人問:「為什麼你那麼喜歡比較我怎樣對你和其他女人?」
女人聽後,笑了笑回答道:「女人喜歡比較,因為男人不能令女人感到安全呀!」

然後另一天,當男人知道女人害怕一個人進電影院看驚嚇片時,男人對她說:「那下次你想看時,由我來陪你吧!」
女人聽了以後,感到很安慰。

女人不曉得自己有什麼吸引男人,但她很了解,她被這個男人的溫柔打動了。心想,雖然這個男人不可能跟她終老,她自己也不是真的愛上這個男人,但反正未遇到合意的人,就借他的關心療傷也不壞。

有一晚,女人打算宴請她的顧客,以感謝他們多年來支持她的店。正當女人為這小型晚宴打點的時候,她收到男人的電話。
男人興高采烈地說:「因為公司會議的地點就在附近,今晚我可以抽點時間來一來,只是不可以逗留太久,我還要趕回去陪她。」
女人淡淡然地回答:「其實你大可以不必趕過來的,只逗留一會,也沒有意思呀!」
「你真的這樣想嗎?」隨後,聽筒中傳來了男人的笑聲。
男人跟女人確認了地點和時間後,就掛線了。

宴會數天以後,女人的店被人惡意中傷,生意一落千丈,而男人亦沒有再來了。只留下幾名相熟的客人和一個從一個月前,就每天來光顧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跟她說:「真受不了那些蠢話,你也不需要在意,我會每天來以表支持的。你也要堅持下去啊。」
從此以後,這中年人真的由每天晚上光顧變成早晚都來光顧。因為他,店裡添加了不少生氣。

事實上,每天都有人因好奇而在店外徘徊,間中甚至有些人會走進店裡看。女人沒在意這些惡意中傷的流言,她在意的是從流言散開以後,消失了的男人。她一直在店內等待男人再出現的一刻。

女人曾問男人為什麼一直不見他的蹤影,男人回答她說:「對不起,最近比較忙,所以沒法抽空過去。」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流言平息了,但男人仍然是沒有出現。

有一天,女人意外地發現男人不是沒有空來,只是去了附近另一間店。女人還聽說他在那裡已經差不多一個月了。

男人跟女人解釋說:「我不想多說原因。」

女人一面為男人這個「解釋」所困惑,一面仍然在等這個男人。女人從沒想到當初說想成為她依靠的男人,最後變成另一個推跌她的人。

一年過去,女人跟男人偶爾在別的場合見過幾面,偶爾女人會把陌生人的背影看作是他,但男人一直沒有再在她的店出現。然而,女人卻聽了不少有關男人的傳言。聽說他否認了當時他喜歡過自己;聽說他當時是去了追求別的女人;聽說他因為求愛不遂,到處說那女人的壞話;聽說......。

這一個女人跟這一個男人在人生路途上的某一點遇上了,然後在另一點分開。

星期日, 1月 09, 2005

《二月十四》

這是一套很短的話劇,故事是講述三個女人尋愛的故事。

三個女人都渴望愛情,女主角因未婚夫在婚禮前一天與別的女人跑走了,不敢再去愛,卻未有留意自大學時期一直暗戀自己的好友。第二女主角為了尋找最好最愛的男人,而一直轉換男朋友,甚至漠視身邊仰慕自己多年的男人,直至男人交上了別的女人才醒悟自己最愛的原來已在身邊。兩個故事都有那種尋尋覓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柵處的況味。只是,到底有幾個男人可以為愛一個女人而默默耕耘一間無利可圖的糖水店?又有幾多男人會花好幾年時間等待一個不知何年何日才回頭看自己的女人?在這個事事講求回報與效率的年代,這樣的故事彷彿變成了灰姑娘一般的童話。

最讓人感動的或者是第三女主角的故事。她突然跟丈夫離婚,然後獨自開設一間精品出入口公司,那是她與前夫的夢想。無論是誰詢問她離婚的原因,她都沒說。當她偶然碰見前夫挽著另一個女人的手,並介紹自己只是其朋友之時,她心傷了;當她看到前夫被這女人用手袋拍打的時候,她心痛得要站出來為他出口氣。她當日離開他,原來是因為自知患了絕症,不久於人世,希望丈夫能早日找到另一個愛護他的女人。直至死的一刻,她都沒有讓他知道。死後她把公司留給了前夫。姑勿論她的處理方法是對或錯(實在也不覺得有錯或對之分),覺得她是三人中最幸福和最不幸的女人。為她流了不少淚。